雞肉 vs 雞肉粉 - 那種成份比較好?

經常聽到一些評論,比較鮮肉和肉粉,那樣更好。而且評論大多來自出售某些品牌的商家,如他們銷售的牌子使用鮮肉,就說鮮肉最好。如他們銷售的牌子含有肉粉,就算肉粉較好。那到底真相是怎樣呢?肉粉和鮮肉到底有什麼分別?

我們可以用雞肉作比較,怎樣區分雞肉和雞肉粉?

根據美國飼料管理協會(AAFCO)的定義,「雞肉」是乾淨的雞肉和雞皮,可以伴隨雞骨或沒有骨,來自整個雞殼,但不包括羽毛,頭,腳和內臟。而「雞肉粉」的定義是由乾淨的雞肉和雞皮而製成的乾燥產品,可伴隨雞骨或沒有骨,來自整個雞殼,不包括羽毛,頭,腳和內臟。

「雞肉」是將雞肉,雞皮和雞骨 (可有可無) 用絞肉機絞碎,含水量平均約為 70%,蛋白質含量為18%,脂肪含量為5%。

將這個磨碎的雞肉茸,小心地將其蒸煮乾燥至10%的含水量,就成為「雞肉粉」。雞肉粉蛋白質含量為 65%,脂肪含量為12%。即是說,雞肉粉是雞肉經乾燥處理後的產品。

許多寵物主人認為雞肉才是優質原料。有商家為推介某些品牌,也誤導消費者,說雞肉粉是劣質成份,包含了羽毛,頭,腳和內臟等,其實是不正確的。當然,想像一下給主子餵一整隻未經處理過的雞,當然最理想。但事實上,用雞肉做成份,是否就是這樣呢?

讓我們來看看貓狗糧的製造過程。通常,所有成分(肉類,穀物,蔬果)都會混合在一起,經過擠壓機處理。擠壓機加入蒸氣和水來蒸煮食物,再壓出顆粒狀並乾燥成為乾糧。

雞肉粉是將雞肉經脫水脫脂加工而成。雞肉的高含水量限制了它在製成品中的含量,由於雞肉需要冷藏,在運輸和處理時亦較昂貴和不方便。相反,雞肉粉因為已脫水脫脂,比較穩定,而且可以在製作過程中加進更大的份量,也不會產生問題。

此外,由於水分的不同,相同重量的雞肉粉提供的營養大約是雞肉的 4-5倍。例如,100磅雞肉粉提供65磅蛋白質,而100磅雞肉只提供18磅蛋白質。因此,以雞肉為第一成分的產品,在撇除水份後肉的含量在製成品中並不高。大家可以留意標籤,一般乾糧如果以雞肉為第一成份,跟著那幾個成份必定有雞肉粉或其他肉粉 (火雞肉粉、魚肉粉),而這些肉粉在乾糧中所提供的蛋白質含量,往往比第一成份雞肉所提供的蛋白質含量高。倒如,在原料中加入30磅雞肉,20磅雞肉粉,雞肉只提供5磅蛋白質,而雞肉粉卻提供了13磅的蛋白質。一般高肉類、高蛋白質的乾糧,都含有肉粉成份。反之,若只含有鮮肉而沒有肉粉,蛋白質含量就不會太高。

所以,一隻牌子或乾糧是否優質,不是看是否用鮮肉或肉粉做第一成份。反而,原材料的來源是否可靠,肉和其他成份是否人類食用級,在製造肉粉過程,運輸過程,生產過程是否小心處理,有良好品質監管才最重要。當然亦要學懂看食物標籤,避免一些沒有標示肉類來源的肉製品,如肉類副產品,肉粉 (meat by-products, meat meal) 等。如果沒有標示肉類來源,就是來歷不明的成份,甚至被安樂死的貓狗,也可能被製成肉類副產品出售。